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简体中文 | English

运行管理

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支持情况

2015年度清华大学学校提供建设和运行经费50万,同时为实验室提供了4个与地球系统模拟相关的自主科研项目:清华自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预研1000万,校长专项)、面向IPCC AR6的全球和区域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800万,校长专项)、全球30 米分辨率地表覆盖制图验证与改进100万)和我国农业旱灾风险评估与适应政策研究54万),总经费达到1954万。2015年清华大学批准实验室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1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6年度清华大学为实验室提供建设运营经费75万元,地球系统科学系为实验室提供建设和发展经费150万。2016年清华大学批准实验室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2人。

2017年度清华大学为实验室提供建设运营经费150万元,2018年度清华大学为实验室提供建设运营经费100万元。依托单位地球系统科学系为实验室仪器设备-计算集群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学科建设方面,生态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通过自我评估。人才引进方面,新进教师4名,新进博士后10名。黄小猛、刘利、卢麾、付昊桓、徐世明、刘利等6位教师通过了教研系列长聘资格考核。

2019年度清华大学为实验室提供建设运营经费为100万元。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批复了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彭怡然、刘利和黄文誉等3位教师通过了教研系列长聘资格考核。刘竹副教授荣获2019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蔡闻佳副教授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团队建设方面,每周四中午举办的教师午餐会沙龙,为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培养研究生158人。自主选题研究方面,清华大学科研院为实验室提供了意见与建议方面的有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