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简体中文 | English

首页

实验室博士生张鑫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信》上发文

发布时间:2017-10-10

揭示中尺度模式在系外行星大气模拟中的重要作用

3月,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直博生张鑫为第一作者,田丰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天文学领域顶级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通信》(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发表文章,首次揭示了中尺度模式对红矮星宜居行星行星气候模拟的重要作用。

以往对系外宜居行星气候的模拟多使用全球环流模式,以改变适配行星的自转率、昼夜日照变化及恒星短波辐射谱等模式参数的方式进行。全球环流模式的空间尺度较大,粗网格中使用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带来了对行星大气中局地云、辐射、表面温度模拟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首次利用中尺度模式对红矮星附近潮汐锁定行星的星下点附近1000X1000千米区域进行高精度模拟,揭示了全球模式在模拟行星大气局地尺度上的不足。研究认为,由于云的分布在星下点附近存在不均匀性,云辐射反馈导致的地表温度空间分布也存在强烈的变化。可以预期这一结果将推动系外行星气候计算领域中尺度模式的应用。

 

zhangxinS.png


本研究首次利用中尺度模式对红矮星附近潮汐锁定行星的星下点附近1000X1000千米区域进行高精度模拟,揭示了全球模式在模拟行星大气星下点附近短波辐射及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不足。

《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为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方向的顶级期刊,2016-2017年最新影响因子为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