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简体中文 | English

首页

实验室举行大型光伏电站气候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观测场揭牌仪式暨“一带一路”气候与能源研究学术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8-10-09

       8月10日,清华大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大型光伏电站气候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观测场揭牌仪式暨“一带一路”气候与能源研究学术报告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参事胡克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副局长赵亚忠、自治区环保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科技局、自治区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乌鲁木齐市环保局、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科技局等有关单位领导,新疆博纳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昊投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国杰新丝路文化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青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阳光电通科技公司、启迪之星等企业代表,自治区气象局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新疆大学等科技人员以及研究生近80人出席了会议。中新社、新华社新疆分社等媒体给予报道。

       根据清华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基金的资助下,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于2017年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设立了大型光伏电站气候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观测场。经过半年多的观测设备调试,系统观测研究工作已陆续展开,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在揭牌仪式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参事胡克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副局长赵亚忠分别致辞表示祝贺。赵亚忠副局长、清华大学地学系罗勇教授、新疆博纳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陈淼董事长、新疆昊投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吴楠副总经理共同为大型光伏电站气候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观测场揭牌,宣布观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五家渠大型光伏电站气候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观测场的正式启用不仅为“一带一路”建设积累必要的气候、环境、生态研究数据信息,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拓世界领先研究领域提供了良好的观测研究平台,还开启了清华大学校地、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有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光伏电站运维精度和性能评估能力,为未来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光伏电站大规模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更好地服务于面向西部、面向基层、面向“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人才战略需求。

       揭牌仪式结束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亚宁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姜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研究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系主任罗勇教授等五位专家先后作“一带一路”区域气候生态、资源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等主题学术报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使大家加深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及能源资源开发合作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保护环境、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包容性发展是当务之急。中国在气候变化研究和风能、太阳能的研发利用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科研成果可以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在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代表也在会上汇报了燃气供热及工业锅炉烟气对雾霾影响及应对策略、氮氧化物低温脱硝(SCR)原理与技术改进研究进展。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新疆博纳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