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简体中文 | English

开放与交流

气候模式中降水日变化模拟的诊断与改进

发布时间:2024-06-14

报告题目:气候模式中降水日变化模拟的诊断与改进

报告时间:2024年6月19号(周三)14:30-16:00

报告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8

主 讲 人:汤帅奇 准聘副教授/至诚青年教授

时间:2024年6月19号(周三)14:30-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8

主讲人:汤帅奇 准聘副教授/至诚青年教授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讲座简介:

降水的日变化的准确模拟是气候模式中长期存在的难题之一,主要体现在降水峰值出现过早以及无法模拟出部分地区观测到的夜间降水峰值。本研究通过“诊断-归因-改进”的思路,利用常规观测和大气外场观测增值产品,对CMIP6模式的降水日变化进行诊断,组织单柱模式对比试验,分别对日间降水和夜间降水进行物理过程研究,揭示影响降水日变化模拟的关键物理过程。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流触发机制,通过增加大尺度强迫对对流触发的动力限制和解除对流从边界层内触发的限制,分别改进日间降水和夜间降水的模拟。该参数化方案已在美国能源部和国内部分气候模式中所应用。

主讲人简介:

汤帅奇,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2015 年在美国石溪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和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做 research scientist。2024 年 3 月回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任准聘副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项目。汤帅奇主要从事大气降水、云、气溶胶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从大气外场观测试验和地球系统模式两个方面理解、评估并改进模式中的相关物理过程。开发并管理多套大气外场观测增值产品,开发地球系统模式气溶胶-云诊断工具,组织模式对比试验揭示了地球系统模式在模拟降水日变化中存在的机制缺陷,设计了新的对流触发机制改进降水日变化的模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大气科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腾讯会议:809-63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