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简体中文 | English

开放与交流

全球卫星应急减灾趋势

发布时间:2024-10-15

报告题目:全球卫星应急减灾趋势

报告时间:2024年10月18日(周五)13:30—15:05

报告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818

主 讲 人:李素菊/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李素菊,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理学博士。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研究员,应急减灾卫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应急卫星工程与应用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CHARTER)项目经理,GEO减灾工作组成员,曾任UN-SPIDER北京办公室高级专家。长期致力于卫星遥感应急技术体系建设与科研工作,主持9项国家科研工程任务,组织十余颗应急减灾卫星的前期论证、建设管理、测试应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2018年以来组织200余次卫星遥感国内外灾害应急监测。

报告简介:

简介:自然灾害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灾害频次与风险持续增加,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天基地球观测技术因其宏观、动态、长时序、全球化观测能力成为全球应急减灾重要支撑,也是国际合作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近期,联合国、欧盟均倡导利用地球观测等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卫星资源、应用技术、典型场景构成卫星应急监测基本框架。本报告从全球和我国两个维度,阐述2000年以来自然灾害、卫星资源、监测应用及国际合作等四个方面对卫星应急减灾的影响。结合典型全球重特大典型灾害案例,分析卫星应急减灾的发展情况。最后立足当前,面向2030全球目标展望卫星应急减灾趋势,探索提出该领域的科技前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