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实验室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的招生、选拔模式,创建优良的育人环境,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实验室以培养世界级的科学家和产出世界级的研究成果为目标。积极与国内外同行、其他专业的同事开展合作,促进多学科交叉,力争取得一些在科学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突破,同时成为中国青年科学家培养的基地和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实验室之一,并借助自身的影响力,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地球科学交流和合作平台,为中国地球系统科学家融入国际大舞台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借鉴国内外科研单位人才引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学学科特点,探索出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清华发展地学特点的人才引进模式。在遵循科学、高效、平等、公正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吸纳优秀人才,让来自不同领域的科研人才在重点实验室找到广阔发展空间。
1、严格“先设岗、后招聘”的原则
根据我校地学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科设置情况,实验室拟在“十三五”期间在设置如下具体岗位:
(1)大气科学
l 积云对流Cumulus convection
l 边界层湍流Boundary layer turbulence
l 大气模式动力框架Dynamic framework for atmospheric models
l 大气气溶胶Atmospheric aerosol
l 云的微物理过程Cloud microphysics processes
l 大气辐射Atmospheric radiation
l 平流层过程Stratospheric process
(2)海洋科学
l 海洋模式动力框架Dynamic framework for ocean models
l 近海动力学Coastal ocean dynamics
l 海洋混合过程Ocean mixing process
l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Ocean biogeochemistry
l 海冰Sea ice
(3)地理学与生态学
l 陆面物理过程Land surface physical processes
l 陆地生物地球化学Terrestrial biogeochemistry
l 土地变化科学Land change science
l 生态系统科学Ecosystem science
(4)计算地球科学
l 地球系统模式耦合技术Coupling technologies for earth system models
l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算法Numerical methods of earth system modeling
l 地球系统模式评估Assessment of earth system models
l 地球科学数据同化Data Assimilation for earth science applications
(5)综合交叉科学
l 碳科学Carbon science
l 全球变化经济学Global change economics
l 对地观测与地空间信息技术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 空间天气学Astrometeorology
实验室将这些岗位招聘广告刊登在《Science》、《Nature》、《美国地理学会会刊(AAG)》、《EOS》等业内具有影响的杂志或媒体上,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是严格规范人才引进流程。接收到所有应聘材料后,实验室按照图1的流程进行人才引进:
应聘资料向全体教师公开,并由全体教师进行首轮推荐 |
通过首轮筛选的应聘者进入通讯评审阶段,资料分批邮寄给评审委员会委员或该领域国际知名地学专家,由专家根据招聘需求及应聘者科研水平给出意见和建议,评审委员会确定参加面试人选 |
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会议期间对入选者进行面试,面试内容包括学术报告及教学研究计划等,委员们共同决定是否向学校推荐聘用。面试过程权威、透明、严格。 |
和应聘者进行学术、生活交流,考察应聘人员的实际研究能力和品行,重点考察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
筛选出合适人选,向学校汇报推荐,由学校聘任。 |